八股文不是都是那种思想僵化、之乎者也读着脑袋就大的文章吗?
陈凡觉得,另一个世界的人对八股文章实在是太小瞧了。
比如周三近在描写孔子改换装束时“冠去其章甫,衣变其缝掖;长人而饰齐民之貌,怀玉而行被褐之权”。
这么一描写,读者立刻能够脑补孔子混迹于市民之中潜行的情景,栩栩如生。
一篇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却又能不失题旨之真的本领,陈凡不信对方就是个普通的生员,更不可能是个被岁考降为五等的差生。
陈凡想到这突然笑道:“尔德之文甚好,刚刚你问圣人为何遇宋桓司马选择微服逃走,文中的解释正是夫子想要给你的答案。”
我艹,脸皮好厚,周三近都已经傻了,还特么能这么搞?
他黑着脸道:“那请教夫子,我的第二个问题还请夫子教我。”
还是逃不过去啊。
陈凡轻叹一声。
周三近的第二个问题,桓魋要杀孔子,直接就派人去杀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把孔子曾经待过地方的一棵树给砍了?
陈凡想了想后开口道:“春秋笔法,大而概之。”
“桓魋发现圣人在树下讲学,所以派人先去砍了那棵树。”
“在你看来,那是一棵树,但在我看来,那是一片森林。”
周三近懵了,什么意思?这夫子脑子是不是出问题了?
陈凡解释道:“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中军礼便是田猎和兵法之制。”
“圣人当年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一路凶险无比,若是不懂兵法,早已亡身殒命。”
“故而若当年在宋国,圣人知道桓魋要对自己不利,所以在森林边故布疑阵。”
“桓魋凶且蠢,被圣人躲入林中遍寻不着,故怒而伐木,企图找到圣人一行。”
“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
周三近听到这怔怔地看着陈凡,半晌说不出话来。
记录孔子当年发生的事情,在儒家典籍中都是简单描述。
陈凡发挥想象,把孔子设想为一名超绝的兵家,利用地形跟桓魋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