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时空的易京之战,爆发于建安四年春,如今却已是建安四年冬。
“易京之战虽有所推迟,却终究还是来了!即便有部分蝴蝶效应干扰,看来河北局势大体还是依照原本历史走向!”
霍骁心中默默思索。
他接到袁绍大军即将合围易京的消息,并不觉意外,反而敏锐察觉公孙瓒势力恐怕已是山穷水尽,无力回天了!
一念及此,霍骁不敢怠慢,立马赶往下邳州牧府,寻主公禀报此事。
当下徐州军情司四大军师,“龙凤”诸葛亮,庞统二人尚在淮南,庐江两地分头理政,陈宫则辅佐应刘备之邀出山的吕布,前往徐州各郡巡视,布置边界防务,故尚在下邳的唯有前军师徐庶一人。
刘备听霍骁所言,当即召来徐庶,三人一同商议河北之事。
在霍骁后世记忆中,公孙瓒因界桥,鲍丘之战接连惨败于袁绍之手,灰心丧志之下,便采取保守战略,屯兵据守易京防线,意在确保仅剩的半个幽州。
【注:原本历史时空,公孙瓒自兴平二年(195 年)被袁绍击败于鲍丘,就退守易京防线,历时四年,直至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彻底被困,才兵败而亡】
不过,公孙瓒此前曾为争权袭杀幽州牧刘虞,以致声望受损,民心大失。其强盛之时,幽州世家大族尚不敢轻举妄动,待其接连失败之下,许多幽州世家便背弃公孙瓒,转投袁绍。
值此内忧外患之际,公孙瓒却并无反省补救之意,继续倒行逆施,对反对势力一律镇压。
以兴平二年为例,当时旱灾蝗灾接连而至,公孙瓒不但不恤百姓,残害幽州名士大族,甚至与袁绍互掠百姓,导致幽州百姓民不聊生,动乱四起。
即便公孙瓒有过对抗异族,平定黄巾,保境安民的功绩,更与主公刘备情义相交,为同窗挚友,但其睚眦必报,残暴猜忌的性格,也注定其可为一时豪强,却难为一方霸主!
甚至连赵云这等忠臣义士,都借兄长离世,回乡守孝为名脱离公孙瓒军。
好在霍骁早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