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有在公元前就修建了的都安堰。
都安堰位于岷江上,距离蜀郡不过百余里。
都安堰灌溉田畴,是造福百姓的伟大工程,亦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一直到后世,这里依旧是非常重要的水利工程,亦是水利枢纽。
它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部分构成。
都安堰有效的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大部分水患。
这里也是此次工部巡视工作的重中之重,吴尚书决定在此安营扎寨,多停留些时日。
彻底将都安堰巡查一遍后,此次巡视基本上也就完成了一多半。
“都安堰”又叫“金堤”,“破竹为笼,圆径三尺,以石实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笼装石,称“楗尾”。
“岁治都江堰,笼石蛇决江遏水,以灌数郡田。”
每年工部都会派出官员到此巡视检查,一岁一治理,对于一切问题早发现、早解决。
都安堰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
其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
到了都安堰后,孙先生就将此地建造历史和治理关键给蒋文清系统的讲解了一遍。
蒋文清开始也没多在意,但在知道了此地历经十数个朝代后,便对此地多了一分郑重。
孙先生见自己科普的目的达到了,就不再多说,这水利一道的学问太多了,说多了自家老爷也吸收不下。
无非就是一听一过罢了,没必要,又不会真的调任工部任职,知道刚才的那些就足够了。
何况工部已经有一个蒋家人在侍郎的位置上了,再把一个县令也调进工部,不太可能。
蒋文清虽从孙先生那里听了许多关于都安堰之事,但对比出身工部的随行官员,还真属于一知半解。
抵达都安堰的第二日,吴尚书独自带着工部几个下属来到都安堰边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