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瑾笃定的回答。
电池能量密度太低的话,会造成整体重量超重,或者续航时间偏短。
但这一点也不奇怪,砾岩已经观察过,桑坦星的科技水平,也就相当于地球90年代的水平。
只能先凑合用了。
闲话说完,正式开工。
瑾也留下来帮忙,她对机械很有兴趣,常年泡在砾岩的工坊,打杂之类工作非常专业。
后面的几天,白天两人似模似样的优化电磁炮,其实也不是纯摸鱼,砾岩重新制作并更换了导轨,还把充电功率调高到了最大功率。
考虑到撤离时电磁炮有可能来不及运走,砾岩还把控制电路做成了很小的插卡式电路板,到时候他只要拔掉带走,任何人都无法再次启动电磁炮。
晚上则全力进行单兵装备的制作。
第3天,单兵动力外骨骼制作完成。
第5天,小型偏转护盾完成。
所有的能源来自动力外骨骼背后托架上的锂电池组,砾岩测试了下护盾激活状态下的电池续航情况,发现之前的担心变成了现实。
这玩意儿简直就是个电老虎,30万毫安时的锂电池包,只够它用5分钟。
如果再算上动力外骨骼的耗电,同时运行的话,基本上续航就3-4分钟。
砾岩有点汗流浃背,在3-4分钟内击杀团伙全部成员,再算上撤离,这简直就是地狱难度。电量一旦提前耗完,就是暴毙当场的结果。
这样一来,就要好好考虑行动时机和策略。
问题是砾岩连对方的大本营和火力情况都不清楚。
砾岩之前也让瑾顺便打听过这个团伙的情况,回复是他们行事非常低调,只是秘密控制了当地一些重要的矿产和暴力灰色行业,并且用不正当手段打压竞争对手等等。
而且很少吸纳新成员,在当地是一个神秘的存在。
规模倒是不大,也就40-50人。
砾岩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只能把行动时间定在攻打驻军军火库的当天。理由如下:
一是当天团伙成员肯定会倾巢出动,至少是全部战力,可以一窝端。
二是当天是攻坚战,战线范围狭小,砾岩不需要来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