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从外到内,这台不同寻常的“通讯设备”的结构如下:
    最外层,是一层坚如磐石的复合材料,组成纳米级金刚石-石墨烯。
    金刚石纳米颗粒通过sp3键形成刚性骨架,石墨烯以sp2键网络包裹并连接金刚石颗粒,形成“金刚石-石墨烯协同相”复合材料。
    莫氏硬度超过15,而且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只会在极高温度和纯氧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
    那么烧毁它不就行了?
    答案是不行。
    因为第二层,是一圈薄如蝉翼的低熔点聚四氟乙烯质地夹层,只要外壳传递过来的温度稍高,就会融化。
    而里面储存的,是流淌着的,腐蚀能力极强的氟锑酸。
    氟锑酸,化学式为hfsbf,酸度值为-313,作为对比,浓硫酸为-12,王水约为-13。
    它可轻松溶解玻璃、陶瓷、铂金等传统酸无法腐蚀的材料,甚至能质子化(即抢夺电子)甲烷、惰性气体等极端稳定的物质。
    一旦聚四氟乙烯夹层因为外力或者高温破裂,氟锑酸便会在瞬间倾斜到设备内部,摧毁一切物质。
    砾岩现在明白了,为什么奥勒留说拆开后变成了一锅冒着热气的浓汤。
    退一万步,如果有人能借助神之手,在不损坏氟锑酸夹层的前提下,将外壳金刚石-石墨烯切开,又奇迹般地将氟锑酸夹层与设备分离。
    终于能见到pcb板了。
    不过,整个pcb板,都被一层导电薄膜所包裹,这层薄膜,既能完全屏蔽电磁波,而且上面通有恒定的微弱电流,任何试图打开这层薄膜的举动,都会导致电流的变化。
    而电流的变化,会触发传感器,启动板内存储芯片的自毁程序。
    好了,假设破解者成功模拟了电流信号,绕开了这一层监测,成功了打开了这层薄膜,终于看到了pcb板的真容。
    此时,映入眼帘的,是满满当当,至少数百个大大小小的芯片。
    它们彼此之间,并不是通过导线或者导电箔连通,而是通过光路传输数据。
    这些芯片里,只有一片是真正的存储芯片,里面存储着关键的识别数据。
    主要试图取下任何一个芯片进行分析,就会破坏光路的整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侯门嫡女重生后,杀疯了DNF:我的仓库能无限复制铁雪云烟醉仙葫快穿白月光穿进be剧本迎娶女杀神后,身份藏不住了天域丹尊苏尘重生傻妻美又撩,八零首长拿命宠诸天皇帝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