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层面来看,封建的妻妾制度是赵姨娘悲剧的制度性根源。在这种制度下,妾室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正室和男主人手中,她们没有独立的人格和地位,只能依靠男主人的宠爱和生育子女来维系自己在家族中的微弱存在。赵姨娘虽为贾政生儿育女,但仍无法改变自己被压迫、被歧视的命运。同时,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普遍轻视与束缚也在赵姨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没有自主选择生活的权利,只能在封建礼教的框架内挣扎求生,其人性被压抑,灵魂被扭曲,最终走向了悲剧的深渊。
赵姨娘的一生是可怜与可恨相互交织的一生。她的可怜之处在于出身卑微、地位低下,在家庭和社会中饱受歧视与压迫,无法获得基本的尊重与幸福。而她的可悲之处则在于她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未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命运的不公,反而因自身性格的缺陷和错误的行为选择,一步步将自己推向了更深的悲剧境地。她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残酷,以及在这种制度下人性的扭曲与挣扎,让读者在对她表示同情的同时,也不禁对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病进行深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