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与边缘:曹家抄家后留下的“养老房”,处于京城的一个相对边缘的位置(崇文门外蒜市口),不再像过去在江宁织造府那样处于繁华的中心。这种边缘性和隐秘性,反映了曹家在抄家后的落魄和低调。梨香院在荣国府中也处于相对边缘的位置,位于东北角,与荣国府的核心建筑如贾母院、贾政院等有一定距离。它的这种边缘性使得它成为一个相对隐秘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发生的故事往往有着独特的情感和意义,如龄官对贾蔷的情感,就在梨香院这个相对隐秘的环境中悄然发展,这种边缘与隐秘的特质与“养老房”所具有的特质有着相似之处。
(三)从文学创作角度的推测
作者的情感寄托: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无疑将自己家族的经历融入其中。曹家抄家后留下的“养老房”,对于曹雪芹来说,是家族兴衰的一个刻骨铭心的记忆点。他可能将对“养老房”的复杂情感,通过梨香院这一文学意象表达出来。在小说中,梨香院所承载的家族情感、兴衰变迁,都蕴含着曹雪芹对自己家族往事的深深怀念和感慨,是他对家族命运的一种文学化的反思和寄托。
情节映射与隐喻:从小说情节来看,梨香院发生的一些情节或许是对曹家抄家等经历的隐喻。比如,戏班女伶们在梨香院的生活充满了动荡和不确定性,她们最终的离散也暗示着贾府的衰败。这与曹家在抄家后家族成员的离散有着相似之处。而薛家在梨香院的生活中所经历的种种矛盾和变故,也可能是曹家在政治风云变幻中所面临困境的一种映射,通过文学创作的手法,将家族的真实经历进行了艺术化的处理和加工。
四、结论
雍正二年随赫德关于曹家抄家事宜奏章中提到的“养老房”,与《红楼梦》中的梨香院之间存在着诸多暗示关系。无论是从功能上的居住与庇护、见证家族变迁,还是象征意义上的残余与希望、隐秘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