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2)页
    此次宫变,猝不及防。
    太子与鄂王、光王全部定罪下狱,李林甫和陈玄礼成为中流砥柱,护驾有功。
    最可圈可点的是寿王李瑁。
    李隆基如今无法说话行走,更无法如往常般上朝理政。
    立储之事,正式被提上了日程。
    李林甫一力举荐寿王李瑁为储。
    毕竟李瑁身为贞顺皇后武氏之子,身份尊贵,宫变有功,明眼人都看得见。
    这无疑令年长的忠王李亨红了脸,宫变时他慌得不行,趁机躲了起来。
    以李林甫为主的一众朝臣支持李瑁,但另一部分朝臣力荐李亨。
    因为李亨是李隆基的第三子,其母是元献皇后杨氏,膝下有嫡子。
    不似寿王刚娶王妃,没有子嗣。
    两方犹如斗鸡般争吵不休,最后由中风在榻的李隆基抉择。
    李隆基虽然中风,但脑子没糊涂,清醒得很,却也清醒着承受痛苦。
    他嘴里支支吾吾,仿佛被人扼住了咽喉,想要说话,却吐不出半个字。
    手虽抖得厉害,但勉强能写几个字,太医院的院判都表示无能为力。
    高力士暗自叹气,陛下这样子估计活不了多久,他不得不为自己谋后路。
    李林甫未雨绸缪,提前找到高力士,许以重利,高力士自然会对李瑁多加帮衬。
    最终,高力士亲自宣读了李隆基的太子任命人选:寿王李瑁。
    李隆基则被送往别宫华清宫休养,杨玉环、谢阿蛮以及日常伺候的宫人随行。
    高力士此次并未随驾,他得了好处,如今年纪也老迈,出宫安享晚年。
    李瑁顺理成章地成为大唐太子,半月之后龙袍加身,正式登基成为大唐新皇。
    李瑁改年号为天盛,追封生母武氏为懿贞皇太后,册封王妃李琳琅为后。
    唐宫自此迎来了崭新的格局。
    李隆基昔日那些失宠的妃嫔,按照惯例,有在皇宫内苑颐养天年,有前往华清宫侍奉先帝,比进寺庙青灯古佛一生要好。
    李林甫丞相之位愈发稳固,如今成为当今天子的泰山,春风得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玉环的兄长杨国忠遭受重创,忧心忡忡。
    他本是备
第(1/2)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今天的coser小姐依然想罢工朱颜玉润,朱队的续弦娇妻夏老太重生后鸡飞狗跳的日子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横断虚空开局一个茅草屋?天赋抽奖来翻盘新还珠格格:予君歌民间风水禁忌逆天丹帝直播中,我实施了完美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