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彩将小男孩收为养子,并为他取名为禹。禹在这洪水泛滥的乱世中逐渐长大。他每天都能看到洪水给众生带来的无尽苦难。
尤其是母亲易彩,每每望着那肆虐的洪水,眉头总是紧锁,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和无奈。这一切都深深地印刻在禹的心中,让他早早地意识到洪水的危害之大,也在他心中悄然种下了治水的坚定信念。
大禹深知治水绝非易事,这乃是一场与天地之力的较量。他首先开始了一场漫长而细致的勘察之旅。他的足迹踏遍了洪荒大陆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险峻的高山,还是幽深的峡谷,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他仔细地观察着洪水的流向,那洪水奔腾咆哮,如同混沌巨兽挣脱了枷锁,所到之处一片汪洋,仿佛要将整个世界淹没。大禹还认真地测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他发现常规的治水方法在这凶猛的洪水面前,如同蚍蜉撼树,根本无济于事。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苦思冥想,大禹在研究先贤鲧的堵河方法时,得到了启发。他意识到,单纯的堵截无法驯服这洪水猛兽,唯有采用疏导之法,方能让洪水归流入海。大禹深知这个决定关系重大,他先是找到了母亲易彩,将自己的想法详细地告诉了她。
易彩这三年来早已被洪水泛滥成灾的局面折磨得心力交瘁,当她听到禹的想法,又想到禹是从鲧的肚子里爬出,仿佛是鲧的意志在禹的身上延续。最终,易彩同意了禹的想法。
在易彩的全力支持下,禹集结了人族的大部分力量,一场艰苦卓绝的治水大业就此拉开帷幕。
治水之初,大禹带领人族来到险峻的山川之间,开始开凿河道。然而,洪水如同被激怒的猛兽,一次次疯狂地冲垮他们刚刚辛苦开凿出的河道。
那洪水奔腾之势,犹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每一波巨浪都蕴含着毁天灭地的力量,仿佛是天道在考验着人族的决心。尽管人族召集了众多修士,还有数以亿计的民众参与到这场治水之战中,但在这滔天洪水面前,人力显得如此渺小,如同蝼蚁一般。
更为棘手的是,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