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车在集体户大院门口停下了。难道是来抓坏分子华子的?可是从车上下来的却是华子,还带着一个背着包的女人。
华子坐的是省报社的新闻采访车,他们太需要国咏梅这样的英雄模范典型了。真人真事,不用渲染,不用瞎编。连新闻稿都是华子写现成的,改几个字就行。到蘑菇崴子屯儿给本人补拍几张照片就行。
记者要业绩、要稿子,华子只要国咏梅通往大学的通行证。
只要把她送进大学,她的前途无可限量。他的好处也不可估算……
华子他们俩一进屋,连柳大妞都退出来了。没人知道里面在干什么。
不到一个小时,华子把那女记者送上新闻采访车,挥手送别。
其实事情很简单,华子写的稿子既不要稿费也不要署名,女记者白捡个便宜。到这来一个是给国咏梅壮壮声色,再就是拍几张照片。
白凌云又熬了三天,公社王书记打来电话,向白凌云书记表示祝贺赞扬!她领导的大队出了一个女英雄!已经登上省报啦!
她提心吊胆,迷迷糊糊,又喜又忧,等了一个多小时,送报纸的邮递员才来到。
打开省日报,头版头条就有国咏梅坐在知青大炕,披着军大衣的照片。报道题目《女知青改造山河献青春》。
她反反复复看了两遍,上面的字根本认不全。国咏梅的名字随处可见,怎么着也找不到白凌云三个字。她让柳青青给念,都是写下乡以来的先进事迹,尤其是参加会战落入冰河,写的特别详细。可是关于大队党支部、生产队领导一个字都没有。
再看落款,本报记者苏晓春。华子那天带回来那个女的原来是报社的记者。
国咏梅看完报纸,擦了擦眼泪:“华子,你为我是呕心沥血,付出的太多。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报你。”
华子这是也很开心:“户长姐,还什么回报啊。你能把回城去大修厂的名额让给元朝辉,就说明你是个大大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