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瓜也需要技术,有经验的社员在瓜皮上轻轻弹一下,听声音就能辨别是否熟了。没熟的青瓜蛋子奇苦无比,半熟的也不能摘,不香不甜苦味儿也比较重。年轻人辨认最准的竟然是李彩霞!
华子的任务是担着扁担把前边摘下来的香瓜挑到瓜棚跟前,由米雪晴过秤,堆积起来。整片瓜地都摘一遍,再计算每家分几斤。
米雪晴:“华子,你怎么不吃瓜?”
华子:“吃什么吃,队长不让吃。还是等分了香瓜吃自己的吧。”
米雪晴:“呵呵,你傻呀?队长要公开说让吃,这些人早把瓜都吃光了。”
李彩霞走到瓜堆跟前,选了一个灰白色的香瓜,用手掌磕开:“给你这个,准好吃。”
华子吃了一口,芳香甘冽,清脆爽甜,怡人心脾!不由得赞道:“太好吃了!”华子一口气吃了半个才说:“彩霞姐,你说这种瓜那到市上卖得多少钱一斤?”
“多少钱一斤也不让卖。”李彩霞的父亲李看瓜冷冷地说了一句,登着梯子上了瓜棚旁边的瓜架子。
他搭的瓜架子很特别,用四根特别高,特别直的树干栽在地里,上面再用四根木棍固定起来,形成井字状,四根木棍上面再放上木板,可以站人了,上面还要用高粱叶盖上,防止下雨天。下面还要放一张床,一般情况在下面睡觉休息,傍晚的时候就站在最上面的木板上,向四周看看有没有偷瓜的。瓜地的另一端也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瓜棚。
李彩霞窘的脸通红:“分了头茬瓜,晚上该派人轮班看瓜了。”
看瓜就是得罪人的事情。常言说,鲜瓜梨枣,谁见谁咬。看得严了,得罪人,看得不严了,生产队不愿意。
米雪晴:“华子你来不来看瓜?”
华子:“不来。我不能熬夜,到九点多就犯困睁不开眼睛。”
人们奇怪的是粱老小儿主动请缨,到瓜地另一头的木架子上值班看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