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宝生不相信自己一个九八五的学生,一年还学不会识字,那就太狗血了。所以不管花多少钱也得学。
想到这,何宝生道:“那我能不能拜见一下贵东主?看看他能不能收下我。”
“东主每天都有课,不过晌午的时候能回来休息一个时辰。你可以晌午再过来,行不行,我可不敢保证。”
“那好!那我中午再过来。谢谢小哥了!下次请你吃好的。”
何宝生说完,拿着书告辞离去。
……
时间很快到了中午。
何宝生再次来到了书店。
书店小二看到了何宝生道:“我家东主回来了。你的事情我和他说了,他说你来了以后,可以进去见他。”
“谢谢小哥了。”何宝生说完,掏出了一包从街边买的零食递了过去道:“小小意思!解个馋。”
书店小二笑着接了过来,毕竟给他送东西的人,还是不多的。
……
何宝生之前经常来送柴,自然知道里面的情况,轻车熟路的走了进去,来到了中年人经常出入的内室。
韩孝庚这会也正坐着喝茶,自然是看到了走进来的何宝生,于是放下了茶碗,看了过来:“我听门店说,你打算去我的学堂学习,可有此事?”
“是的先生。”
“我看你年纪应该不小了?几何了?”
“十六了。”
“十六的确不小了。我学堂的学生,大都十岁以下,五岁以上。很少有超过十岁的。原因无他,因按照我朝法典,十二岁者方可参加县试,如一切顺利,十六岁就能过三堂,分别是县堂、府堂、院堂、然后就可以考三试,乡试、会试、殿试,其中才华横溢者,二十有四就能登堂入试,受万人瞻仰。可见入学初始的重要性。”
“那请问先生,我已经十六岁了就不能学识字了吗?”
“当然能。不是说十六了就不能识文断字。我朝历来敬武崇文,习文者也有大器晚成之人。如百年前的良相重云先生,年二十才初涉文海,而立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