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取名,没那么多讲究,都是怎么喊着顺口,就怎么来。
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秋三娘虽没读过什么书,在村子里却是出了名的能说会道,是个精明人。
顺着李德全的话就接了句:“先生见多识广,是出了名的文化人,还望先生赐名。”
李德全也没料到,这妇人竟能把话说的如此滴水不漏,不免高看了一眼。
又见怀中小孩生的眉目清秀,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像星辰一般璀璨,颇具灵性。望了望窗外,略一沉吟,便道:皓日当空,清风徐来,不如就取皓清二子如何?”
说罢,又从布袋中取出笔墨,写下皓清二字交给秋三娘。
“朱皓清,朱皓清…”
秋三娘在心里默默念了几遍,虽不明白其中深意,却是越念越顺口,越念越喜欢。
连忙谢道:“今日得先生赐名,是我家小儿三生修来的福分,此番恩情,必教他铭记于心。”
朱老二也在一旁随声附和,拿着名字看了又看,表现的十分高兴。心想,这读书人就是不一样,取名的水平确实高,这皓清可比大柱、二柱要好听多了。
要说不足,不足之处也就是笔划多了些,难记了些。
几人又闲聊了一会,不知不觉间,俩个娃娃都睡着了。
李德全这才起身拱手道:“朱老弟,时候也不早了,我们夫妻二人就不再打扰了。”
秋三娘忙道:“老二,去给先生拿两块烟熏腊肉带走。”
要说村子里最拿的出手的,也就是烟熏的腊鱼腊肉这类东西了,通常城里人也喜欢,毕竟这山中野味,那味道是没得说。
三娘都开口了,朱老二自是不敢怠慢,起身便往灶房走去。挑了两块烟熏野猪肉,满脸笑容的出来了。
夫妻俩因为取名的事情感恩戴德,李德全实在不好推脱,也就收下了。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他在临走前,又对着朱老二夫妇说道:“皓清这娃娃颇有灵气,若栽培得当,他日或可成材。”
话也只能提醒到这个份上,李德全自己是教书的,自然不好明说要二人供皓清去镇上读书。
朱老二自是没有把李德全的这番话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