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太后不悦:“内宅妇人放些小钱赚些私房,太傅何必如此计较。”
殿外内侍官:“禀太后,平阴侯朱全求见。”
太后:“宣!”
平阴侯朱全进殿后,远远的便跪下,然后膝行走到堂前,磕头哭着求告:“太后作主,皇上作主,老臣的孙子,被放印子钱的打成重伤,在床上躺了半个月了,老臣求太后皇上,为老臣作主!”
朱全才五十岁,面容枯槁,胡子拉碴, 哭着磕头时,看着极其可怜。
皇上似是不忍心,开口:“爱卿平身,有话慢慢说。”
朱全又磕了个头,才开始述说:
平阴侯朱全是武侯,早年在边境受伤后回京荣养,朱家人丁少,朱全只有一个儿子,他儿子生了两个孙子后,一病早亡,之后儿媳也忧思过甚去世,他和老妻守着两个孙儿 守着一座祖宅,靠着祖宗留的爵位,辛苦度日。
朱家除了祖宅,还有两个铺子,一个是书坊,一个是家中老仆做的点心铺子。
说起来平阴候府上,也是积德行善,善名远扬的府邸,朱家书坊二楼辟了一个免费的藏书室,但凡是学子,只需掏一文钱的茶水费,便可以上二楼看一天书,期间书坊免费提供茶水。
至于点心铺子,从做点心的师傅、卖点心的小厮到记账的账房,招呼客人的掌柜,都是平阴候府家生的仆人,说白了,这两个铺子,平阴候府也没指望每个月能赚多少钱, 也就是给自己家仆人找的营生,若是多少能赚些钱,自然是好的,若是不赚钱,便也那样。
平阴侯两个孙子,大孙子朱阁今年十八岁,是个秀才 ,小孙子朱詹今年十四岁,不喜读书,跟着祖父学武,日常里, 大孙子经常在书坊待着,二孙子,小孩子心性,时不时的喜欢去点心铺子。
朱家老仆,也是点心铺里的掌柜, 两个儿子都在平阴候府当差,只女儿,被平阴候放了身契,嫁给了一个读书人。
年前,这个读书人母亲生病因需要银钱, 朱家老仆怜惜女儿女婿日子紧巴, 不想让女儿年节期间操心,要拿了家中值钱物件去典当,得些银钱接济一下亲家。
谁知到了当铺门口,被一群放印子钱的拦住,不知怎地,被说的犯了迷糊,借了五十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