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皂,五福临门里一块一百文,惠民杂货铺才卖三十文;牙刷,五福临门里的卖二十文一支,惠民的工匠们用猪毛和木棍做的,成本低,才卖五文一支!
很短的时间里,古田镇上倒卖惠民杂货铺里低端仿造品的小贩暴增!
盛淮安很快就又设了监市房,专门监督核查古田镇所有的商铺和市场交易,同时,在离镇子二三里地外,圈地建了骡马市,骡马市的繁荣,大大启发了摊贩们的思路, 小贩们顺势扩大了销售范围,开始向着其他州城府县辐射 。
惠民生意火爆,对五福临门并没有多大的影响。
有钱的,讲究的人,指定要用五福的物品也是大有人在的。
比如赵乡绅家里,从来只用五福的东西,从来不去惠民。
赵德觉得,惠民卖的东西太糙,那是下等人用的, 五福的东西,才适合他这种读书人兼侯门岳父的身份,当然,也才适合他矜贵的贤婿江监军使用。
和赵乡绅想法接近的,古田镇上不多,但是旁边镇子、县城、州城,各处都有,所以,出了一批精明的,比如赵攀,就专在五福进货,往周边的州城去送。
他在方圆几百里行商多年,手里有不少的老商户,大都是在当地很有客户基础的老店铺 ,他给这些店铺供货,获得了丰厚的收益。
古田镇隐隐有成为附近几个州城的商业中心的趋势,随着古田镇商业活动的繁荣,人口也急剧增加。
建造好第一批小院子,优先分给了开荒屯田、制作农具、和表现突出的工匠们,篾匠、木匠、瓦匠、铁匠、凡是有一技之长的能人,一人一个院子,可以回家乡把家人接过来住。
第一批匠人们的家眷搬到古田镇上,住进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小院,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他们发现,在古田镇不仅吃得好、住得好、用得东西好,最明显的是,在古田镇太好赚钱了!随便倒卖些东西,一个月赚个三五两银子都很常见。
要知道,若是在村子里,一年下来,也未必能落二两银子啊!
随即,有人开始往家里捎信,让他们来古田镇,找赚钱的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