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训过程中,一位年轻的画家表示:“以前我觉得人工智能离艺术很遥远,通过这次培训,我发现它能为我的创作带来很多新的思路和灵感,我迫不及待想尝试一下。”
同时,小孙女和李明还收集了许多艺术与人工智能协同创作的成功案例,整理成宣传资料,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推广。他们在艺术展览、文化活动等场合设置专门的展示区域,展示这些优秀作品,并邀请创作者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
“这些案例让我看到了艺术与人工智能结合的魅力,我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一位参观展览的艺术爱好者说道。
随着培训课程和宣传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尝试艺术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创作。小孙女和李明看到这一变化,感到十分欣慰。
他们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思考如何推动艺术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小孙女提出可以建立一个在线平台,让艺术家们能够方便地分享自己利用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同时也能交流创作经验和技巧。
李明则认为可以与科技企业合作,研发更适合艺术创作的人工智能工具,降低技术门槛,提高创作效率和质量。
在他们的努力下,在线平台逐渐建立起来。平台上,艺术家们上传的作品风格各异,涵盖了绘画、音乐、文学等多个领域。大家在平台上积极交流,互相启发,形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艺术创作社区。
与科技企业的合作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一款专门为艺术家设计的人工智能创作辅助软件应运而生,这款软件具有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特点,能够根据艺术家输入的关键词快速生成创意草图、音乐旋律等素材,受到了广大艺术家的欢迎。
在未来,小孙女和李明计划继续探索艺术与人工智能的创新协同之路。他们希望能够举办国际性的艺术与人工智能创作大赛,吸引全球的艺术家和科技爱好者参与,推动艺术与人工智能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深度融合。
“爷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