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反复几次。
起初许若谷也没看出什么问题,只觉得每次开盖,这玩意儿总散发出一股莫名的酸味,像是醋又不像,已经接近那种“老面酸”了。
她闻着感觉还挺舒服的。
接下来许灼让她记录屋内的时间和温度,把面发酵情况描写下来。
主要是记录发面的量,还有发面气孔这两点。
大概经过四五次后,许若谷就发现,这发面的气孔开始时,大小不一,显得真是邪恶,现在却越发绵密和均匀了。
发面里的味道,最初时除了酸,还有点冲鼻子。
现在除了酸,还有股……说不出来的芳香。
与此同时,许灼还培养了第二罐子发酵面粉。
这是许若谷亲眼看着许灼从取出来的面团中,摘取出大孔区的面作种子来发酵的,这个区别就异常明显,发酵速度快,而且空隙很大且不均匀。
在经过四五代培养后,再出来的发酵面,则是保留了大孔隙的特点。
现在,许灼让许若谷把这两种面取出来,混合面粉和蜂蜜水,做成面团,发酵一阵后,其中细孔面,则被取出一部分来揉搓成三条,编成一个麻花辫,经过二次发酵后,涂上鸡蛋液放入了烤箱。
另一个打孔面,则是被揉成了羊角包。
涂上鸡蛋液后,撒上葡萄干核桃碎花生米芝麻之类的,也放入了烤箱。
这个所谓的“烤箱”,就是许灼去钣金厂做了有石棉隔层,和上下多个铁丝网隔层的小金属桶,整体就跟一个大鸟笼似的,直接可以放在煤炉上。
当然,与其说是大鸟笼,不如说是缩小好多倍的烤红薯柴油桶。
“这玩意儿看着还不错,真的能吃吗?”
许灼一条胳膊还废着,没法用,做面的事全由许若谷来。
许若谷做面团的时候,接触这发面,就觉得这东西有点问题。
手感不能说和馒头一模一样吧,也只能说毫不相干。
另外,这面团做的时候,散发出来的香味也有点诡异。
一般来说,发面酸是很正常的。
可她揉着面,揉着揉着,这面就没有酸味了,散发出来全都是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