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道路左右,有规整的木栅栏不说,左右还整整齐齐栽种着油桐树。
这些油桐树不是新苗,但也不是大树,都是有两三年树龄的老苗。
树木所在的根基之处,还单独用石头砌了一列,与旁边菜田隔开。
“这路修得真好……”
司机都不禁感叹起来。
旁边传来一个声音:“开进去吧,一会儿按照我说的,不用管太多,先进行取景拍摄,再做几个场景的摆拍,拍完就走。村民这里,我来应付。具体任务你们清楚吗?台长应该说明了吧?”
“说了。”
“去吧。”
这一车就是本地电台的记者团队。
车子驶入双桥巷,找了个地方停下后,自然有村民上来围观。
不过在看到车上的某个来人后,都笑了笑,不再言语。
“这河……真漂亮!”
“这双桥路也不差,要风景有风景的,开到底下去看看。”
“司机师傅,慢慢开,我探出窗做个移镜。”
车子一直开到了双桥路底部,出了村东头便不再是柏油路,而是水泥路。
路的左右,一边是宽敞干净的双桥河,一边是刚长出冬小麦的绿茸茸麦苗,一直到水泥路尽头,则是隔着一大片白茅草、芦苇、菖蒲之类湿地沼泽的运河,整块儿风景上面的优越性,简直无敌。
回到村里,记者和摄影师,方才逆向取景。
对码头那繁忙异常的情况,由大到小,由远及近进行拍摄。
往前行进中,录了原声,然后给速食店做了特写。
尤其是速食店老板娘戚兰合,在一众劳苦大众里就是鹤立鸡群。
不仅长得高,长得白,还长得漂亮,亲自待客尤其有亲和力。
给客人的速食,只多不少,看到小孩儿还会多添一点。
摄影助理特地上前排队购买,却被告知排队,然后很有秩序地排在队伍最后面,不过这也是为了取个镜头。
旁边跟着过来的人见状,上前和戚兰合打了招呼。
戚兰合点了点头,看了眼后,主动用油纸包了一套素食。
“真香啊……这什么东西,我倒是头次吃,别地方也没看到过啊。”
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