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自从改开风声开始,很多排头兵城市政策大松,有些地方官方还自己私改政策,做起了小规模实验尝试,本地布厂的经营便一下不行了。
这种不行,是每年订单都吃不够,到现在每年都有过剩的布料。
这些布料会被堆积在仓库里,当做工人年底福利发出。
工资不变,订单变少,福利增加,那么下降的只能是厂公账收益。
看似光鲜的乔庄布厂背后,其实就是收益下滑。
厂长和经理急得头发都白了,愣是找不到原因。
目前仓库里囤积那么多布料也不是个事,他们就想问问,许灼有没有兴趣吃下,这样他们就能有一笔钱来撑住厂子了。
“原因也很简单,很多地方放开后,就不缺布了。”
“原本计划经济用量形成的市场被扰乱。”
“目前整体大盘已经出现了松动。”
“像是姑苏那里大型织造群体问题不大。”
“乡镇公社基本上很多厂都只有一家,只是为了保证当地需求。”
“这样的话问题就不小。”
“布厂得转型,不转型光靠着我接济也没用。”
许灼分析了下大体上的原因,不外乎经济总量和结构。
可是接下来要怎么做,还是个难题。
当然,如果国家可以立马取消票额,那么一切都不难。
难的就是你这里还要票,可是有些排头兵已经取消票了。
那取消票了,放开了额度了,大量人能够直接花钱买布了,谁还来买你需要票才能搞定的布,这不是自找麻烦么?
就像是虫子趋光性是本能,趋利性也是人的本能。
或者说,是生物的本能。
但虫子趋光性,是因为厌恶光,要去进行扑灭和遮挡,最终导致毁灭。
人的趋利性又何尝不是这样?
讽刺的是,计划经济正是这种反直觉,反趋利性,甚至反人本性,就像是歌颂贫穷,越穷越光荣一样,这是一种能清洗根源的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