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熊学希是前后任的关系。熊学希当年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转任滨江市委专职副书记,而王鹤年则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的位置转任常务副市长。
这一转变,如同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让他与熊学希以及宇洲集团和顾凝秋有了比较多的交集。
王鹤年担任常务副市长后,对宇洲集团颇多关照,或许是出于对商业发展的支持,又或许是其他微妙的因素,王鹤年在政策扶持、项目审批等方面,都给宇洲集团开了不少绿灯。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顾雨舟按照顾凝秋笔记本所载的内容早就将拜访王鹤年列入了自己的计划。然而,当他与顾凝秋沟通此事时,却遭遇了与沟通熊学希见面时不一样的反应。
与见熊学希时的果断同意不同,顾凝秋对顾雨舟见王鹤年一事持谨慎态度。
在她眼中,王鹤年很不一般。
从能力方面来看,王鹤年有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他总能在复杂的官场局势中找到平衡点,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风评上,他虽然在官场中有着一定的威望,但也有人对他的晋升速度之快表示质疑。
他属于典型的到点就提拔的干部,这种晋升轨迹在官场中并不常见。
当年在滨江就有传言,熊学希转任专职副书记,并最终升任政府主官,实则都是在为王鹤年让路。
这种说法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鹤年在官场中的影响力。
王鹤年比熊学希还要小 3 岁,但现在也同样是副省部级别的高官。
与熊学希由专职副书记升任滨江政府主官的经历不同,王鹤年从滨江市专职副书记的任上直接到南江省任公安厅厅长,在转岗的同时同步提任,后任南江省副省长。他在每个岗位上的时间都很短,最终,平级调入京都,在拥有相对影响力的执法部门任职。
王鹤年与熊学希还有一点不同,熊学希是外地干部,当年通过公开选聘到临海任职,而王鹤年则是地地道道的临海人。
他在滨江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却和顾凝秋的联系很多,甚至比熊学希都多。这也是顾雨舟在思考再三之后决定去见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