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唐军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两个县城。
另外四路唐军,兵临目标城下,有三座县城内的守军将领想要请降,只要大唐能承诺保留他们的将职,他们便能立刻打开城门投降。
类似这种一场大战,击败敌军主力,攻下重要大城池以后,附近县级小城池便大规模望风而降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
当然,也有这些县级小城池里面本身没有多少守军士兵,有一些县级小城池的守军甚至都是一些老弱病残,战斗力很差,本来就不可能守得住城池的原因。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
事实上,很多城池的守军将领,本就是上一个统治势力投降过来的,本就没有多少忠诚可言,风向哪边吹,他们便往哪边倒。
只求能保住他们的官职,最不济也能保证他们仍有荣华富贵。
弘农郡之战、函谷关之战、洛阳之战,大唐预计总共能歼灭十一万多羯赵军队,基本上已经将黄河以南的羯赵主力全部歼灭了。
如果大唐愿意在给予一定承诺的前提下,接受各郡县守军投降,那么不仅是县级城池,郡级城池都会有不少在唐军兵临城下之前便改旗易帜,打开城门。
然而,唐军都是一群绝大部分被胡人实际奴役过,加上诉苦运动将仇恨完全激发,对所有胡人都恨之入骨的人。
刘琨、刘绍、赵斌、张信等也清楚的认识胡人对汉民的残暴,加上现代时空这边常建新对他们的影响,可以说唐军自上而下对胡人的态度都是彻底将他们清除。
华夏大地上,不允许有一处被胡人占据,所有窃据华夏土地的胡人都该杀。
接受守城的胡人投降,承诺身为胡人的将领仍然保留将职,保留荣华富贵?
这绝不可能!
当然,唐军也不至于就完全不知道变通,有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城池的机会不把握。
直接拒绝城内胡人投降,意味着唐军必然要强攻城池。
虽然以唐军的实力,肯定能破城,而且守军若只有几百人的话,唐军伤亡不会超过百人,但伤亡一个人也是损失。
唐军士兵数量有限,能少损失一人都是好的。
可以先答应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