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人呐,非吾等不愿相助,实乃当下之商道甚艰。城中百姓购买力骤降,城外之货又难运入,吾等自身几近难支矣。单论吾之店铺,积压之货难以售出,资金周转已成大患。”
旁边另一位商会代表也附和着:
“诚然,林大人,值此兵荒马乱之时,众人皆度日维艰啊。”
这时,一位文人学者轻咳一声,提议:
“吾等可否尝试将此些技艺与当下之实际需求相融合?
譬如,木雕可制些许实用之家居小摆件,如小巧之书架、别致之挂饰,丝绸可设计为更适百姓日常穿着之款式,简约且舒适,降其成本,增其实用性,或能开启销售之渠道。”
林羽听了之后,双眼一下子亮了起来,急切地说道:
“此主意甚妙!”
接着,林羽马上组织人员,开始尝试全新的设计和制作。
陈老带着徒弟们日夜不停地钻研,把木雕技艺巧妙地运用到一些小型的家居饰品上面,比如雕花的梳子、精美的首饰盒等等。
陈老一边指导着徒弟,一边说道:
“娃们,可得用心啊,此木雕不仅要美观,还得实用。”
徒弟们连连点头,手中的刻刀不停。
蚕娘们也在全力改进丝绸的制作工艺,尝试用更简单的方法染出鲜艳明亮的颜色,设计出更简洁大方的服饰款式。
一位蚕娘拿着新染出的布料:
“姊妹们,汝等观此颜色如何?”
大家围过来纷纷发表意见。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非像想象中那样顺利。
新设计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反应并不热烈,百姓们好像对这些改良后的作品并不感兴趣。
在街头的摊位前,一位百姓看了看木雕摆件,摇摇头:
“东西好看是好看,可吾等现在没闲钱买啊。”
一时间,大家又一次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之中。
众人愁眉不展,每日皆是唉声叹气。
林羽亦是心急如焚,四处奔走寻觅转机。
这一日,林羽在参加一场城中的慈善义卖活动时,偶然结识了一位来自海外的传教士詹姆士(james)。
当时,林羽正拿着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