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晴的眼中略微流露了些讶然之色,“您竟不知道吗?一定是小厮们粗心,忘记知会了。我们老爷正是新来上任的县令方大人。”
姚韫真微微一惊,她自然知道方君寿有点来头,最多只猜他家里在县衙当个小官罢了,没想到竟是县里最大的官。
新官上任三把火,她的急救法若是操作得当,能惠及宸朝,可不是一笔小政绩,难怪方县令要亲自见她了。
“竟是县令大人相邀,采晴姑娘带路吧,免得让大人久等了。”
从福满楼到方府的路上,姚韫真简单打探了几句方府的情况。
采晴年纪虽小,嘴巴却牢靠,说来说去都是老爷少爷夫人和善,最多再讲些丫头婆子们的钗环首饰并衣服发髻之类,旁的一字没多说,只安抚她,让她不必紧张。
侍女进退有度,并未仗势欺人,嘴巴还很紧,方府的治家应当不差,大概率不会是那等肆意妄为、残害百姓的官员。
但具体如何,还得等见了面才知道。
马车一路驶过人声鼎沸的街道,掠过好几户飞檐翘角的朱红大门,最终停在一座古朴大气的宅院侧门前。
没有住在县衙,而是住在自己的私宅,方县令颇有几分家底啊。
姚韫真一面暗自分析着,一面跟着采晴进了方府。
连廊曲折,绿竹猗猗,假山精巧,并不一味追求奢华,反而更注重风雅低调。
过了两道角门,采晴将她安置在一方小厅中,吩咐小丫头们好生待客,自去回禀主人。
姚韫真吃了半盏茶,没见到两位主人,却等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
“哎呀呀,可是姚姑娘来了?我听少爷说了,多亏你出言搭救了我那不成器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