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韫真刚从那儿过来,再清楚不过。
一次可以说凑巧,两两相加,真有那么巧合的事情?
再结合去往方府之前,她和采晴攀谈时打听到的方府丫鬟情形……多半可以确定了。
这便说得通了,汪高明为什么迫不及待退婚,原来是攀上了县令家的小姐!
若是一般县里的举人地主之流,即使有一点背景,姚韫真都不虚。
姚士弘毕竟有功名在身,对他下手没那么简单,闹起来不好收场,退婚一事汪家又不占理,多半会花钱了事。
可事情涉及县令,就难办了。
官大一级压死人,更别提姚士弘现在只是个屡试不第的秀才,得罪了县令,他们往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
即便不曾开罪县令,假如不遂他们意,轻飘飘了结这桩婚事,汪高明就算暂时吃瘪,攀上了高枝,未来保不齐就会对他们下手。
难道就只能这么退了亲事?二百两要不回来了?
姚韫真攥紧了拳头,一口气闷在心头……
那可是二百两!
二百两是什么概念?
普通人家好几年的嚼用!节省一点的,用个十年都还多!
她卖急救法子给方县令,得到的报酬甚至都没有二百两。
饶是如此,方县令给的数额一旦说出去,定会叫村里的人眼红不已。
再来,姚家帮扶多年,汪家一朝悔婚,这里头受的气,就平白忍了他去?
她咬牙,不成,但凡有一分希望,她都不可能就此罢手。
姚韫真给了何大一笔小钱带小弟们吃饭,让他不必再盯着了。
民不与官斗,县令家的仆从也是小乞儿们惹不起的,她已经知道大概,没必要再让人家犯险。
何大不清楚弯弯绕绕,拿了钱连声道谢,和小弟们快快活活地买东西吃去了。
姚韫真得了急救法的尾款,去康乐堂给徐兰娘配了些滋补的药物,又去买了两斤肉。
肉她没多买,一来不符合她们一家的困窘,二来姚士弘说不定会拿去给私塾的学生,成全自己的美名,至于家里的妻子儿女,他选择性忽视。
呵呵,等她收拾了汪家,姚士弘也别想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