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6)页
,吴王从不归京,一心守卫疆土,恪守己责。可实际上,他早早把控西北战线,拉拢戎狄外邦,结为北下南侵中原腹地的联盟,拥兵近十万。
    吴王早有谋逆之意,他韬光养晦多年,终是按捺不住反心。
    恰逢荒时暴月,地方官吏为了政绩好看,私下横征暴敛,填补赋税亏空。百姓没粮没田,逢上饥荒,只能沦为流离失所的流民,日子苦不堪言。
    远离京城的州府,皇帝鞭长莫及,不能及时赈灾派粮、抚恤百姓。
    皇帝丧失了民心,正是吴王起事的好时机。
    吴王故意收买地方官吏,挑唆中州的流民与匪寇生事,待朝廷将兵力派往南边,疏忽边防。吴王便可通敌北戎,趁藩镇不备,率军一路南下,破关入境。
    到时候,皇帝再派军队援北已是强弩之末,吴王早已侵占边城州府,独占西北战线粮仓。届时,只待吴王兵精粮足,便可直上京城,为窃夺疆土之事,行谋权篡位之实。
    谢蔺是民间出生的士子,了解民生农务,幸而他敏锐,觉察到灾情的诡谲之处。
    谢蔺潜伏于匪寨长达一年,查出这帮海寇流匪所用的粮草辎重,乃是军库所出,并非民间募集征收。沿着这些蛛丝马迹,谢蔺终是顺藤摸瓜,勘破吴王篡党的阴谋。
    此事涉及宗家国事,朝廷领受谢蔺功绩,命谢蔺原地待命,不可暴露身份,打草惊蛇。
    若朝廷此战能够一举诛灭乱臣,谢蔺作为首要功臣,来日自有封赏。
    谢蔺几次九死一生,终于不负众望,完成皇命。
    谢蔺卸下重任,又陈述己见,上书一封,书牍直抵中枢。他在书简中言明,国家既要谨防内乱,也需安民抚边,时刻敲打地方官吏,谨防害民之事频发。百姓并非一心向恶,市井黎民许多没有读过书,只知门前养活家宅的几亩地,有吃便是丰年,挨饿便没有活路。他们落草为寇,亦或助纣为虐,无非只是想庇护妻儿父母,有一口饭吃。天家仁慈,教化百姓,乃君父职责,也是仁政治国之根本,更是千秋社稷的长久之计。他谏言至此,请君三思。
    谢蔺的公差告一段落,眼下只需要隐姓埋名留守州府,静候天家的遣调,便能回京务公。
    谢蔺擢升在即,从前他只求为民请命,尽到克己奉公的职责,并没有
第(3/6)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斗破之从微末到斗帝孽乱破案:开局融合警犬嗅觉基因重生倒贴小姑子,带着全村奔小康救命,霍医生破戒后,太狂了天良缘山下那对小夫妻迷雾求生:从破败木屋到云顶天宫绝世武魂陈枫韩玉儿龙武神境陈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