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版图,非常的美观,从阿富汗到印度河间地,与大明依青藏高原而治,一个掌控了北印度精华地带的绿色大便。
正如历史上一样,雄心勃勃的莫卧儿皇帝正拉拢印度人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断实行文化同治政策,使得原本异教异文化的印度地区在莫卧儿帝国的治理下变得更加繁荣。
正所谓闲着也是闲着,莫卧儿帝国也成为了逐鹿印度的一股大势力,向奥斯曼帝国发起了挑战。
意图是征服奥斯曼帝国占有的印度海岸线地区,打开与世界交流的贸易窗口。
出于以上缘由,再加上奥斯曼帝国在欧洲霸权的争夺中战败,使得莫卧儿皇帝终于能趁着奥斯曼虚弱的时候入侵了,虽然自己的文化军事基本印度化,但打一个半残的奥斯曼是暂时没问题的。
1544年末,莫卧儿皇帝利用土军路程支援慢的弱点,迅速开炮强攻攻下了多处在印度的土军要塞省份,并将枪头调转信德地区,在此处沿河与匆忙赶来的土军对峙,让小股部队天女散花开始占领被孤立的奥斯曼印度省份,避免其招募印度当地雇佣兵。
至于比奢耶那伽罗,就由自己的盟友巴赫曼尼去应付,让他两不要干涉到自己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这就够了。反正战争的输赢也不是他两说了算。
等到奥斯曼雇佣兵集结差不多了,便发起进攻主动跨河,却被不断填入的莫卧儿精锐士兵给阻拦了下来,奥斯曼苏丹想让雇佣兵后撤接着转战阿富汗,结果后方的部队被突如其来的阿富汗方向的士兵给截住,无奈之下只能主动撤退。
200k土军随即撤退到了霍尔木兹进行休整,却无意间被印度小邦朱纳格特发现被透露给了莫卧儿,大量印度战象长驱而入经过俾路支山区,最终围堵奥斯曼军团在波斯地区的莫戈斯坦,围城炮轰一条龙服务。
土军也没有任何办法,要么走海陆驰援印度,要么借道马穆鲁克重新在安纳托利亚集结,可是奥斯曼没有那么多时间和财力了,毕竟国内经济早已到极限,还有全面叛乱,奥斯曼苏丹只能考虑如何体面的退出这场战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