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早晨,灵生被母亲带去祭拜山神爷。
灵生被母亲安排在旁边的蒲团上跪着,她规规矩矩地磕头,一丝不苟地敬香。她学着母亲的一言一行,把供果拿出来,仔细摆放在山神爷座前的供台上。
母亲在供台上拿了别人的供果给灵生吃。灵生看着母亲手里已经不够新鲜的供果,皱着眉摇头说不吃。
母亲告诉她吃了供果会走运,她并不懂走运是什么,母亲只好说吃了供果就不会生病。
从此,灵生看着那些半蔫的供果,在她心里就成了神仙般有灵气的果子,比那些新鲜水灵的果子更值得稀罕。
仿佛在她眼里,山神爷面前那些放置时间越长久的供果,聚集的仙气就更浓似的,每一次,她就可着那些最蔫的,卖相最差的去捡来吃。
从山神庙回来,爹爹问灵生许了什么愿,她奶声奶气地说:
“山神爷保佑,不生病。”
“谁不生病呀?”
“灵生不生病。”
“爹爹生病吗?”
“爹爹不生病妈妈不生病。”
“哥哥呢”
“哥哥不生病。”
爹爹的一直追问,在灵生小小的心里形成了对家人的保护意识。往后每一次去拜山神爷,她都会怀揣着稚嫩的虔诚,拜托山神爷把她的家人一一的来保佑着。她会挑拣最陈旧的供果,带回家给家人吃,为的是让他们大家都沾沾仙气,从而得到更好的庇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