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1/3)页
    70年4月,街道上,阳光斑驳地洒在贴满大字报和标语的墙壁上,每一行字都像是时代的烙印,宣告着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
    广播喇叭悬挂在高处,不时传出毛主席那熟悉而有力的声音,伴随着最新的指示,穿透了清晨的薄雾,也穿透了年轻学生们的心房。
    对于没有工作的年轻人来说,下乡插队不仅仅是一个选择,更像是命运之轮悄然转动下的必然。
    青春的脸庞上,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未知旅程的忐忑。
    各街道办,气氛紧张而热烈。
    开始迅速行动起来,军训团在五一前紧锣密鼓地筹办起毛主席思想学习班。
    希望通过学习老三篇、五七指示等文件,激发学生们下乡上山的热情。
    老旧的办公室内,黑板被擦拭得锃亮,红色的粉笔字苍劲有力——“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行字如同灯塔,指引着他们。
    街道办主任身着朴素,站在简陋的讲台上,他的声音在空荡的房间里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同志们,这是历史的洪流,是时代的呼唤,更是我们肩上不可推卸的责任!
    毛主席的教诲如同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我们要用实际行动响应他的号召,到那片广阔的天地中去,锤炼自己的意志,增长自己的才干,最终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坚实的接班人!”
    台下,或低头沉思,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情绪;或彼此交换着眼神,那份迷茫与坚定交织在一起。
    他们之中,有人已经开始想象自己与农民兄弟并肩劳作的场景,渴望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汗水与足迹;也有人心中满是不安,对即将面临的艰苦生活感到一丝畏惧。
    这些人大都生活在温室里,不知道下乡的辛苦,正满腔热血,渴望通过下乡实现自我价值。
    不少人在下面窃窃私语。
    “我觉得下乡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它能让我们更加贴近大地,了解那些平时在书本上看不到的真实生活。”
    “可是,我听说农村条件很差,吃不饱穿不暖。”
    “条件艰苦没错,但正因为有这样的挑战,我们才能更快地成长。”
    “正是因为条件差,我们才更要去改
第(1/3)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护妻神婿综影视之杠上送子观音复什么婚?我不过就是个备胎嘛!凡人里的光重生后,妹妹抢着要嫁最穷男人恶霸将军的精神小夫郎前妻变心谋害我,直接送她上路!不搞权谋后,我坐看废物儿女作死万人嫌炮灰在线发癫,全员火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