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算是听明白了。
原来,胡广这是打算作为一块敲门砖,来助他敲开宣扬新学说的大门。
眼前的胡广,好似一头守护幼崽的老狮子,虽已风烛残年,但仍要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来为他保驾护航。
念及至此,王潜不禁感动万分,随即起身,朝着胡广俯身一拜,“潜,何德何能,竟得司徒如此爱护?”
“哎,伯渊莫要如此!”
胡广赶忙将王潜扶起,并郑重的说道:“老夫一生之主张,便是四民各司其职,却始终不得其法。
今闻伯渊之说,如拨云见日。
老夫庸碌一生,而今一朝闻道,死而无憾矣!”
王潜身子一震,“司徒,您……?”
“伯渊,且听老夫说完!”
胡广抬了抬手,缓声说道:“老夫今年以八十有一,眼看着大汉,从富庶繁华,一步步走到了今日这般情景。
幸得上天垂怜,降圣君于大汉,又兼伯渊这等良才辅佐。
假以时日,你们定能带领大汉重复往日之光荣富庶,使天下再无饥饿、边患,再无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更无胡人屠戮的村庄……”
说到最后,胡广竟有些哽咽了,双眼紧紧的看着王潜,满是希冀的说道:
“老夫坚信,你们能做到的,是吗?”
这一句话,好似一股电流涌入,只叫王潜浑身一阵酥麻。
王潜深吸了一口气,郑重的说道:“司徒所言,正是在下一生之所求!”
“好,好,好……”
胡广笑着连连点头,嘴中不断的重复着一个“好”字。
随后,二人又就围绕王潜所提之“事功论”进行了一番详谈。
“伯渊,老夫年事已高,能做之事已然不多,眼下也只能助你将水搅浑,今后之事,就只能靠你们了!”
夜色降临,胡广留下最后一句叮嘱之后,方才告辞离去。
“吾道不孤啊……”
看着胡广离去的背影,王潜不禁感慨万千。
……
告别王潜之后,胡广并未急着回家,而是径直来到了陈蕃的府上。
“不知伯始兄此来,所为何事?”
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