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有高低、人无贵贱,这便是四民平等……”
随后,胡广也开始讲述起了“事功论”以及“权力与义务”的学说。
听着胡广的侃侃而谈,一众太学生,也从一开始的震惊、疑惑,到最后的点头认同。
他们这些人,本身就出身低微,虽以常以士子自居,但却不被那些门阀大族所接受。
而胡广这番言论,在消除了出身差距的同时,还进一步明确了各类职事的不同。
我出身低微,并不是你嘲笑我的理由,你可以嘲笑我的职业,但却不能嘲笑我这个人。
对于这些人来说,相比于出身,以功劳的高低来区分高低贵贱,显然更容易让人接受。
很快,这胡广的这番学说,便通过这些太学生传扬了出去。
这一学说,如同投入湖中的一颗巨石一般,瞬间便在洛阳城中掀起了一股滔天巨浪。
正如胡广之前所猜测的那样,对于这一学说,首先跳出来支持的,便是农、工、商这三个群体。
尤其是那些商人,更是对此学说大力支持。
尽管这一学说,并未直接抬高“商”这个职业的地位,但却让他们这些经商的“人”挺直了胸膛,不再向过去那样无法抬头。
然后就是军中的诸多将士,也对这个学说极为支持。
俺们这帮大老粗,同样于国有功,与你们士人相比,不过就是职事不同而已,大家只以功劳论高低,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