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建国始终沉默。
而另一边,李一凡刚刚走下高速,抵达——三湘大学。
他没有回避,没有辩解,而是——选择回应。
以省委副书记身份,他来到三湘大学行政楼,主动约见几位联名教授。
会议室里,气氛一开始有些拘谨。
李一凡开门见山:
“你们批评机制系统有问题,我尊重。但你们提出的,是暂缓,而不是改进。”
“我想听听——你们是想停止机制,还是想优化它?”
教授们面面相觑,三湘大学治理学系主任郑世嘉开口:
“我们并不反对机制改革,但确实担心它替代了组织判断,侵入了制度原有节奏。”
“我们也看到了地方干部出现迎合打分、形式化申报等现象。”
李一凡点点头。
“这些问题,我们比你们更早看到。”
“机制改革不是神,是工具。”
“但你们不能因为工具不完美,就否定使用它的价值。”
“我欢迎你们提出所有质疑——甚至,我建议你们加入我们。”
“从今天开始,省委机制办将邀请第三方观察员加入运行团队,每一个指标、每一项画像、每一个异常,都让你们看到。”
“我们不怕被监督,我们怕没人监督。”
一句话,让在场数位学者瞬间肃然。
……
当晚,“李一凡回应三湘大学质疑”的消息登上全省新闻首页。
标题是:
李一凡:机制不是统治,是记录;不是约束干部,是揭示真相
这一刻,全省的焦点重新聚拢在他身上。
省委书记赵建国终于开口:
“从今天起,机制改革不是个人设计,是组织决策,是集体意志。”
“制度,只有经历争议,才能成为共识。”
“机制必须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