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为,资金链断了,人就散了。”
“但没想到,您还顶在前面。”
李一凡只是笑了笑:“星城市让你们来的,不是来融资的,是来扎根的。”
“不是来上市的,是来做基础研究的。”
他顿了顿,望向远方科研楼里忙碌的身影:
“未来三年,我们还会继续投,哪怕市场再波动,也不会撒手。”
“你们负责研究,我负责兜底。”
这番话,让不少科技人员红了眼眶。
他们在北上广“卷”过,也在资本赛道“飘”过,但这一次,是真正被地方——稳稳托住了。
……
当晚,李一凡在与林允儿的简短通话中,留下了一句颇为沉重的话:
“不是我们不能救市,是我们不能让这个国家的未来,被算法和资金池决定。”
林允儿沉默片刻:“你这是在……开一扇门。”
“对。”
“不是向市场,而是向秩序。”
……
与此同时,大夏社内部收到最新一期调研周报:
> “地方对冲机制应视作新时代财政工具组合的一部分。”
> “结构性市场震荡暴露出产业治理缺位,建议给予省级政府更大产业控制弹性。”
这份报告以“星城市实践”为样本,引起了中枢财经委员会的高度关注。
……
9月19日,赵建国正式批准由李一凡牵头,在星城市启动“地方产业资产调控机制试点区”规划设计,时间为三个月,向中央专题报备。
试点内容包括:
- 产业基金透明监管机制;
- 政府与非财政资本协同框架;
- 科技项目风险评估与信用保障结构;
- 核心资产控制权防外流条款设计;
- 地方与中央信息联动调度平台。
……
至此,一场因“千股跌停”而起的危机,并没有让地方退缩。
相反,它让一个更高阶的、属于地方系统性的“金融—产业协同机制”正式登上了国家视野。
风暴尚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