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将是星城市未来十年产业中轴。”
众人心头一震。
这不仅是一条物理走廊,更是一次经济结构的再组织。
……
接下来一周,星城市密集出台三份重磅政策:
一、《星南科技走廊招商支持条例(试行)》
——对引入关键产业链企业,最高给予3亿元资金支持、100亩土地指标优先配置。
二、《星南人才引进计划20》
——核心科技人才引入可直接办理“星城市特别居住证”,附赠子女教育、高端医疗、科研启动资金等福利。
三、《科技走廊产业协同发展指引》
——推动上下游企业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共享测试平台、并行参与基金孵化计划。
……
这三项政策一出,不到72小时内:
- 游戏科学创始人亲赴星谷办公,提交设立“ai物理引擎实验室”申请;
- 美团科技与中微达成边缘ai芯片共同孵化合作意向;
- 腾讯华中总部追加10亿元投资,计划在星南走廊设立“智能制造实验校区”。
赵斌跑进李一凡办公室:“李书记,真的起风了!”
李一凡没回头,只是看着玻璃墙外的星谷全景,淡淡开口:“我们不是招商,我们在布阵。”
……
可不是所有部门都跟得上节奏。
市财政局、人社局、宣传部反馈缓慢,甚至有部门负责人对外放风称“这是市领导的自嗨项目,不可能上升为全省战略。”
李一凡当即拍板,召开“星南走廊推进誓师会”,高规格召开、电视直播、百人参会。
会上他开门见山:“所有部门,在两周内交出产业适配任务书。”
“完不成的,直接纳入组织适配负面清单。”
台下一片寂静。
宣传部长王志明起身第一个表态:“市委宣传部将设立‘星南专题宣传中心’,每日跟进走廊进展、人才故事、产业突破,全域推送。”
财政局长彭学文站起身来,低头一秒后,郑重表态:“财政系统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