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越想越气愤,有些埋怨的开口对着紫衣女子说, “大姐,你刚才为啥拉着我?”
“刚才不拉着你,你估计又要惹事了。”
黄君兰看着自家妹妹,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二妹什么都好,就是行为举止大胆了些,没有个正经姑娘家的样子,这亲事到现在还没有着落,也急坏了她爹黄大老爷。
黄君棠不服气的还嘴道,“古书上言,登徒浪子,奸谗小人之类,人人可唾弃暴捶之,我又有什么错??
黄君兰看着二妹振振有理的模样,是又好气又好笑。
古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府上的几位姨娘可都没怎么读过书,也不认识几个大字,每日只管照顾孩子,伺候夫君,闲时绣个花,手帕什么的。
这府中女眷也只有她,是府中正儿八经的请来私塾先生上府教过书的。
原因自然不是她爹黄大老爷思想开明,而是因与官宦之家订了亲,读书人一向重文,古时士农工商,黄府虽然家财万贯,但是地位低下,这桩亲事算是高攀。
黄家担心她将来嫁过去被夫家看轻,黄大老爷疼爱女儿,这才投其所好,特意破例让她读了几年私塾。
那黄君棠本身肩宽体阔,也有些力气,声音也敞亮,偏偏对绣花不感兴趣,没事的日子里就爱喜欢带着丫鬟彩英和下人们混在一起,要么上茶园采摘、炒制茶叶,要么趁机溜出门去大街上闲逛,忙得不亦乐乎。
操心祖业,这都是黄府儿郎们该干的事,这哪里是一个大家小姐该干的事情哟!
一个女子怎么能插手其中呢!
这在黄府人眼中,这些举止都显得过于野蛮粗鄙,失了大府小姐的礼仪和气质。
这事要是传了出去,可不是要坏了黄府的名声。
她爹见她闲着整日不做正经事,便让她也跟着一起入了学堂。
她也顺带着沾了黄君兰未来夫家的光,跟着读了两年私塾。
黄大老爷本来期盼着,这二小姐能像大姐黄君兰一样,读书、明礼、知教养,身上沾着一点文气,不逾规越矩,知些分寸,能早日找个好婆家嫁了。
可黄君兰,她偏不!
以前她遇事不平只知道蛮干武斗,讲不出个所以然来,每次只能急得憋红了脸,自个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