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振东忍不住皱了皱眉,喷着酒气说:“林总代对这份新的协议价格不满意?”
林放摇头说道:“这个价钱是你们精密计算出来的,就算我不满意你们也不会改,否则你们的利益就会受损,所以我也不会有意见,我只是协议价的形式有些疑问。”
“什么疑问?”
“我作为财院、东南大、医学院和工程学院的总代理,为什么要把每个学校的揽件数量分开计算?咱们也别藏着掖着,乔经理你干脆把这些学校打包起来,说个总体标准得了,免得弯弯绕绕看着心烦。”
乔振东在协议里做了文字游戏,要求每个学校的日揽收数量,达到300件才能提高提成,但是每个学校的人数不同,揽收难度自然也不相同。
比如说财院的本部校区和北校区加起来,不算教职工总共有14000人,东南大那边因为是分校区,总共只有8000多人,医学院则是研究生分部,所以只有3000人不到。
至于工程学院,因为只有这一个校区,全校师生加起来,大概在两万五千人左右。
此外,各个学校的揽收情况也不相同,比如医学院的校园代理一心做研究写论文,日揽收数量只有20多件,而东南大因为都是天之骄子,家里给的生活费相对比较富裕,使用快递的学生较多,每天基本都能揽收到200件以上。
所以,如果按照学校来划分揽收件数,基本上都不可能实现。
“要不我先回去,等乔经理跟财务重新核算以后,我再过来?”林放直接说出底线。
乔振东盯着林放看了好一会,突然笑呵呵说道:“来都来了,再跑一趟多麻烦!老实说,我本来就核算了两份协议,另一份的揽收标准就是按四个学校的总量来定的,这不是中午多喝了几杯,脑袋有些糊涂就给拿错了。”
说完又从抽屉里面,拿出一份文件递过去。
如果林放没有发现揽收形式的问题,估计就要按照八毛的利润做到死。
可是他不仅发现了,还提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让乔振东无话可说,就只能用喝醉了来搪塞。
生意二字,原本如此!
乔振东送手机给林放是生意,在协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