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俏脸上写满警告,语气却带着点撒娇的意味,甚至抓着我的胳膊轻轻摇晃起来。
这种攻势,谁能顶得住?
反正我不行。
我只能答应她。
不得不说,她真是个小机灵鬼,了解我的性格。
要是她没提前说明,我还真有可能把东西剖开看看。
我将照片扔到桌上,一堆照片瞬间散开。
头顶明亮的水晶吊灯照耀下,那些照片上折射出一层光,好似太阳洒落海面,细碎而绚烂。
明明只是照片,可这尊汝瓷金蟾太漂亮了,恍惚间,我甚至感觉见到了真实物件,那晶莹剔透的釉色折射出瑰丽的光泽。
这是一尊“粉青”。
所谓“粉青”,是指汝瓷的一种釉色,其余两种,乃是天青和天蓝。
这是汝瓷的三种常规色调。
其中又以天青最为珍贵,素有“雨过天青云破处”的美誉。
粉青虽然没有天青珍稀,但汝瓷的器型本就以尺寸小巧为主,这么大一尊汝瓷,别管什么颜色,都是稀世珍宝。
刚这么想,我眉头一皱。
眼尖的我,突然发现这尊汝瓷的一点瑕疵。
倒也不是瑕疵,而是汝瓷的一种特点。
宋代汝瓷,采用的是满釉支烧的工艺。为了避免烧制时,炉内的杂质浸染釉色,影响器物整体的纯净美观,烧制之时,通常会先用匣钵装好器物。
又为了防止器物和匣钵粘撵,会用垫图和支钉撑住器物,将器物和匣钵隔开。
为了避免烧制成形后,垫图和支钉破坏釉色,这两物件通常会放在器物底部。
也因此,烧制成型后的汝瓷,底部通常会留下细小的支钉痕。
这些支钉痕,看似破坏了器物整体的釉色,其实倒是成了后世人判断器物真假的一个地方。
想到这,我心里一动,将那张照片拿了起来。
照片上的东西,乃是汝瓷金蟾的足底。
上面是密密麻麻的支钉痕。
我仔细打量那些支钉痕,一点细节也不愿放过。
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