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项艰巨的任务便是开凿宝瓶口。宝瓶口位于内江末端,是整个水利工程的“节制闸”。它的入口狭窄,形似瓶颈,需要从坚硬的山体中开凿而出。陈玄挑选了一批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村民组成开凿队伍,并亲自制定了开凿方案。
开凿工作在闷热的山谷中展开,村民们挥舞着铁锤与铁钎,一锤一钎地敲打着坚硬的岩石。火星四溅,震耳欲聋的敲击声在山谷中回荡。由于缺乏先进的工具,开凿进度十分缓慢,每前进一寸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陈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不断地思考着改进的方法,尝试着用火烧岩石使其酥脆后再进行开凿,以此提高效率。
在开凿过程中,他们还面临着山体滑坡与落石的危险。时不时有巨石从山上滚落,砸在施工现场,给村民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陈玄安排专人负责在山上观察,一旦发现危险便立即发出警报。尽管如此,还是有几位村民在施工过程中不幸受伤。陈玄心急如焚,亲自为受伤的村民包扎伤口,并安排他们到安全的地方休息。他对村民们说:“大家一定要小心,安全第一。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人因为治水而失去生命。”
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艰苦开凿,宝瓶口终于完工。它狭窄而深邃的入口,有效地控制了进入灌区的水量,使水流变得平稳有序,便于灌溉。望着那潺潺流淌的江水通过宝瓶口流入灌区的田野,村民们欢呼雀跃,他们知道,从此以后,这片土地将不再受水患之苦,丰收的希望就在眼前。
在陈玄的带领下,村民们历经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通天河上建起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水利工程系统。这个系统由渠首枢纽、灌区各级引水渠道、各类工程建筑物以及大中小型水库和塘堰等构成,各部分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防洪、灌溉、水运等综合效益。
从此,通天河两岸的村庄迎来了新的生机与繁荣。曾经被洪水肆虐的土地如今变成了肥沃的良田,农作物茁壮成长,年年丰收。村民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他们对陈玄充满了感激与敬意。为了纪念陈玄的功绩,村民们自发地在河岸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