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爹爹说的"明察秋毫"!\"思雨兴奋地说。
\"对,但要记住,这只是辅助手段。\"沈明轩正色道,\"医者最重要的是\"
\"望而知其意,切而知其病!\"思雨背出《内经》中的句子。
\"不光是这样。\"沈明轩摸摸她的头,\"医者更要有一颗仁心。你知道为什么我总让你先去看那些贫苦人家吗?\"
思雨认真思考:\"是要我明白,医者不分贵贱?\"
\"没错。\"沈明轩欣慰地点头,\"你还记得上次那个磨坊的孩子吗?\"
思雨点头。那是个得了热症的穷苦孩子,她去看诊时,发现他家连口锅都没有,熬药全靠邻居帮忙。
\"后来我特意给他多开了几副药。\"思雨小声说,\"还偷偷放了些银钱在药包里。\"
\"这就对了。\"沈明轩笑道,\"医者,不只是治病,更要\"
\"医者父母心!\"思雨脱口而出。
\"今天跟我去看诊吧。\"沈明轩收起木盒,\"理论和实践要结合。\"
济世堂前堂已经排起了长队。思雨跟在父亲身后,认真记录每个病例。
\"下一位。\"
进来的是一位老妇人,搀扶着一个面色发黄的年轻女子。
\"大夫,我媳妇害喜三个月了,这两天总是恶心,什么都吃不下。\"老妇人焦急地说。
沈明轩看了思雨一眼:\"你来诊脉。\"
思雨有些紧张,但还是上前为年轻女子把脉。她记得父亲教导的\"三部九候\"之法,仔细感受脉象的变化。
\"脉象浮而无力,时有迟滞\"思雨说出自己的判断,\"是肝气郁结,脾胃不和。\"
\"然后呢?\"沈明轩循循善诱。
\"孕妇用药要谨慎。\"思雨思索道,\"应该以和胃安脾为主,佐以疏肝理气\"
她提笔写下药方:\"柴胡、白芍、陈皮、砂仁\"
\"且慢。\"沈明轩突然打断,\"你再仔细看看患者。\"
思雨仔细观察,突然发现年轻女子的眼底有一丝淡淡的青色。她想起昨天学过的验血法,立刻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