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点头答应,说:“我们一定离得树林远远的在点火怄草皮肥。”
巡检司差爷便点点头转身走了。
送走巡检司的差人和里正(村长)谢氏准备回厨房做午饭。
她估摸着陈友河快回家了,天刚亮陈友河就出门了,水田里的禾苗长势不太好,野草长了不少,他一大早就出稻田里去除草。
之前分家,他家分了六亩旱地,五亩水田,水田里种了早季水稻,旱地里种了些黍(高粱)米和菽(黄豆)。
今年天气暖和,清明节前后就开始打理旱地庄稼了。
幸好儿子懂事,帮着照顾两个妹妹,六亩旱地只八九天就打理完,把黍,菽种下去,后来赶上几场及时的雷雨,现在黍、菽幼苗都长得及好。
“石头,你小心些,别被荆棘刺给伤着了!娘去做吃食了。”
谢氏叮嘱儿子注意安全,儿子自幼体弱多病。去年入秋后,又连续大病几场。
因为小叔子家的又怀孕了。婆婆王氏对石头冷言冷语说了几次,谢氏没忍住和婆婆顶了几句。
小王氏便把话题说开了,嚷嚷着要分家。
老大陈友江,在圩里有活计,平常也少照顾农活,一家人里陈友河最是忙碌。
农忙时节大多在田地里转悠。毕竟一大家子有四十多亩水田,三十多亩旱地,一个没看顾到位,病虫害就把一季的庄稼给糟蹋了。
也因此在庄稼地里忙碌得最多的陈友河,就少了很多时间照顾孩子。
谢氏一个人照顾三个孩子,又经常下地里忙活。对于儿子陈石头便有些照顾不到。才有了小王氏和老王氏都对陈石头冷言冷语的事情发生。
如今分了家,除了抢种,抢收时节(双抢),陈友河也能抽出时间给家里打制些木工。如今家里床架,桌椅板凳都在有条不紊的添置。
陈家大哥在圩里客栈做账房,算是和谢家大哥同行了。只不过,谢家大哥做的是桐江村谢氏的族产,陈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