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互相谦让了番,最后还是方有执先战了出来,他一来就先抱歉:“惭愧,健斋兄已经付梓数年,而我初稿尚未完成,实在不敢称方家。”
“哪里哪里,我只是作入门之说,而中行你却是开伤寒研究新方向,他日论伤寒者,必定避免不了中行之说。”李梃赶紧说道。
方有执苦笑道:“健斋兄,你太谦虚了,我未见过比《医学入门》更好的入门书,后世学医者,必人人皆读此书。”
说到这,方有执也不继续谦虚,开始言归正传:“我研究仲景已近二十年,倒是发现时间越往前,越难有仲景身影,史书无传,医书无名。相传王叔和是张仲景弟子,后整理了《伤寒论》,这是今日所见版本的最初源头。”
“自李唐以来,太医考试多考伤寒,这时是伤寒有名,而仲景无人知。对,唐宋都重视伤寒而无人关心仲景。”
方有执说到这,众医家都忍不住议论起来,对于这书红人不红的情况很是好奇。都在讨论前者和后者的优劣。
“其实我们用的也就是伤寒的方子,和伤寒思想,没必要一定关心着作者如何吧?”
“为什么不关心,不知道医者当时所处环境,哪能理解为何要用此方,为何当用此方?”
“《内经》、《难经》、《本草经》我们不知着作者,不照样用得很好?”
“那都是圣人所作,如何不知晓?”
“托名之作而已,大家都心知肚明。”
“其实我也觉得关注于书本内容更好,观唐宋医学成就也可知一斑。”
“我医学可不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那一套,今日之医学未必就比唐宋差,就算是比较金元,我们也有一战之力。”
……
等众人讨论得差不多,方有执接着说道:“刚才大家讨论的很激烈,我就不说了,言归正传,继续说说仲景成圣之路。”
“据我所知,第一次明确提出仲景乃医中亚圣者是刘河间,正是金元四大家之首的刘完素。但即便是金元时期,刘河间也是延续了唐宋医家一贯认识,还是基于对伤寒的推崇。”
说到这方有执对李梃说道:“健斋兄,不知我所说正确与否,不足之处,还请补充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