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本朝失去靠山,财富却难保住,如同怀揣巨宝的幼儿,被人趁火打劫那是必然会发生的。动手快的贵人,三下五除二就撰了个罪名,抄家灭族,轰隆隆楼塌了。
只身逃出倾覆命运的顾韬晦才六岁,隐姓埋名去了利州,沦为乞丐,饿得奄奄之际,祖宗发力,让他被一酒楼大厨所救。借此拜大厨为师,大厨看他聪明灵秀,上手很快,老怀大畅,将自己的绝艺倾囊相授。
也是红运高照,估计是整个顾家的气运加诸一人身上,这酒楼在皇帝微服私访时被看中,喜爱民间美食的辅仁帝直接挖墙脚把师父带进了皇宫,成了御膳房的尚食,顾韬晦成了唯一跟随师父进宫的弟子,那一年他十五岁,身形已开,不复少年模样。
师父待顾韬晦极好,也心知顾来历不凡,但并不刨根问底,心想就结一世的师徒情缘。
顾韬晦是打算给师父养老送终的,但心愿并未达成,师父死在了任上,据太医说是生了恶疾,来得极快,都没有交待什么遗言。
师父本孑然一生,无牵无挂,身后事都是顾韬晦张罗,孝子盆也是顾韬晦来捧。来京后师父置了田地,之前就过在了顾韬晦的名下,墓就修在了这块地上,以后祭扫也方便。
顾已成婚,娶妻田氏,小吏之女,家境一般,但知书达礼。
育有一子一女,儿子顾环已入蒙学,小女明熹尚在咿牙学语。
师父去世的时候,顾已而立,本想让师父退下来一享天伦之乐,但世事无常,顾也只能徒唤奈何。
早年生活的大起大落,令顾韬晦看淡了世事,年纪轻轻就失去了进取心,如果不是想着报师父的恩,他可能自己去找个市井所在就碌碌一生了。
虽然只想苟活,但早年跌宕的经历也让他从来没有失去警觉,师父老说他心重,炒个菜,心思比盐都重。
他喜欢师父乐天的性格,让天生阴鹜的他怎么也学不来,不过师父的开朗也算给了他晦暗的人生一些暖色,让他走上了正常的娶妻生子传递香火的世俗之路。
不久前裕王府准备给王妃庆生,让顾韬晦备一台酒席。酒席后的一场交谈,令顾韬晦平淡的生活起了波澜。
裕王是当今皇帝唯一的弟弟,采邑在贡州,盛产井盐,所以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