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致的内室里,沈若兰亲自沏茶,动作优雅从容。王德昌打量着眼前这位年轻美丽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赞赏。
&34;久闻沈夫人经商有道,果然名不虚传。&34;王德昌开门见山,&34;锦绣坊的生意之兴隆,在南京路上可是数一数二,连我这个外地人都有所耳闻。&34;
沈若兰淡然一笑:&34;王老板过奖了。锦绣坊不过是小本经营,哪比得上德昌绸缎庄的声名远播。&34;
王德昌哈哈一笑:&34;沈夫人太谦虚了。您虽是女流之辈,却能在商场上独当一面,实在令人敬佩。正因如此,我特地前来,想与夫人商议一件大事。&34;
&34;哦?不知是何大事,需王老板亲自跑一趟?&34;
王德昌放下茶杯,正色道:&34;实不相瞒,我有意在上海开设分号,扩大业务。但上海滩商机虽多,竞争也激烈,作为外来者,难免处处受制。所以,我想与沈夫人合作,共同经营一家大型绸缎商行,集销售和加工于一体,定能在上海滩占据一席之地。&34;
沈若兰微微一笑:&34;王老板的提议很是诱人。只是,合作一事关系重大,我需要时间考虑。不知王老板能否详细说说您的计划?&34;
接下来,王德昌侃侃而谈,详细阐述了他的商业蓝图——利用苏州的生产优势和上海的销售网络,打造一条完整的丝绸产业链,从源头控制原料供应,到终端掌握销售渠道,形成垄断之势。
沈若兰静静聆听,不时点头表示理解,脸上始终挂着得体的微笑。但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种微笑背后往往藏着深思熟虑的判断。
&34;王老板的眼光确实长远。&34;等王德昌说完,沈若兰才缓缓开口,&34;只是这样的大计,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我虽只是区区女流,但也明白商场如战场的道理。在上海这样的复杂环境中,仅靠资金和野心是不够的,还需要人脉、信誉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34;
王德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34;沈夫人所言极是。正因如此,我才希望能与您合作。您在上海经营多年,对市场了如指掌,又有深厚的人脉关系,正是我所需要的。&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