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轩召集联盟中最具经验的资源勘探专家、工程师以及各星球的代表,共同商讨宇宙资源开发的策略。在会议上,勘探专家们展示了通过先进探测技术绘制出的宇宙资源分布图。从富含稀有金属的小行星带,到蕴藏巨大能量的恒星遗迹,再到神秘的暗物质云团,宇宙中各类资源的分布错综复杂却又充满机遇。
“大家看,这片位于银河系边缘的小行星带,富含多种我们急需的稀有金属,这些金属对于制造更先进的能量护盾和超光速引擎至关重要。还有这片恒星遗迹区域,其蕴含的能量如果能有效利用,将为我们提供数百年的能源供应。”勘探专家指着星图,详细介绍着。
然而,开发这些资源并非易事。工程师们提出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和挑战。比如,在小行星带开采稀有金属,需要克服微重力环境下的矿石采集和运输问题,同时还要应对小行星带复杂的轨道和频繁的碰撞风险。而从恒星遗迹中提取能量,更是需要研发全新的能量采集和转化技术,以避免被恒星遗迹强大的辐射和能量波动所摧毁。
针对这些问题,与会人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星球代表纷纷分享自己星球在资源开发方面的经验和技术,共同寻求解决方案。经过数天的研讨,终于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宇宙资源开发计划。
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资源探测与评估的深化。在现有探测基础上,派遣更多先进的无人探测飞船,对重点资源区域进行更精确的扫描和分析。这些探测飞船配备了最新型的传感器和数据分析系统,能够深入分析资源的种类、储量、分布以及开采难度等信息,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第二阶段是开发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联盟组织顶尖的科研团队,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开发难题,展开攻关研究。在小行星带开采方面,研发出了一种基于磁力吸附和纳米机械臂的矿石采集装置。这种装置能够在微重力环境下,精准地吸附和采集矿石,并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