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振台突然爆发出琥珀色光芒,焦尾弦音竟主动适配校准公式——将“三分损益法”转化为时空裂隙的修复频率,把“五音相生”编织成反物质风暴的疏导矩阵。陈轩想起在故宫修复唐代枯木龙吟琴时的感悟:“真正的音律,是让每个音符在共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此刻在星际空间,这句话正以量子代码的形式,写入校准舰队的核心算法。
“舰队发来通讯,载体是曾侯乙编钟的青铜频率。”共振体议长的机械音带着震颤,“他们称焦尾弦音威胁‘宇宙和声公约’,但通讯协议却用了地球文明的律吕调式。”
校准官的能量体显形为流动的光音波,却在接触焦尾弦的瞬间分化出焦尾琴的桐木纹理:“我们检测到无序泛音正在解构绝对音高矩阵。”他的声音如同生锈的齿轮摩擦,“这种非标准化的振动模式,违背了宇宙音律的基础框架。”
“不,它在完善框架的包容性。”陈轩将焦尾弦的泛音列投影到校准矩阵,“地球古琴的散按泛音如同宇宙的多重维度,看似自由的振动,实则遵循着‘大音希声’的自然法则。”他运转鉴构仪,让焦尾琴的“九德之音”与舰队的“绝对音高”在矩阵中交融,竟诞生出能兼容所有文明频率的“共生音阶”。
当校准官的能量体触碰到这种新音阶,其表面的光音波发生惊人嬗变:纯律公式的棱角开始浮现古琴丝弦的颤音波动,十二平均律的间隔自动适配《周礼》记载的律管长度。“这是文明基因的和鸣。”陈轩指着矩阵中浮现的新图案——融合了焦尾琴断纹与齿轮模数的共生音律图,“就像匠人在古琴断弦处续接新丝,宇宙的和声需要学会与‘不完美’共振。”
校准官的能量体剧烈震荡,却在震荡中凝结出更复杂的结构:“四百年前,我们曾将某个文明的‘微分音艺术’判定为认知噪音,现在才明白……”他的光音波逐渐沉淀为焦尾琴特有的琥珀色,“那不是噪音,是宇宙多样性的自然和声,就像古琴的泛音列,让单一频率拥有了千万种可能性。”
陈轩随校准官进入母舰核心,千米高的“绝对音高柱”表面流动着纯数学构成的完美音阶。他取出从地球带来的鹿角霜修复笔——笔杆融合了曾侯乙编钟青铜与反物质合金,笔头浸着敦煌藏经洞的千年桐油。当笔尖轻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