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发来通讯,载体是司母戊鼎的青铜频率。”共振体议长的机械音带着震颤,“他们称甲骨文残片威胁‘宇宙基因公约’,但通讯协议却用了地球文明的干支纪日法。”
校准官的能量体显形为流动的光代码,却在接触甲骨残片的瞬间分化出龟甲的纹理:“我们检测到无序构形正在解构绝对基因矩阵。”他的声音如同生锈的齿轮摩擦,“这种非标准化的字符结构,违背了宇宙基因库的基础框架。”
“不,它在完善框架的多样性。”陈轩将甲骨文的构形逻辑投影到校准矩阵,“地球甲骨文的象形指事如同宇宙的多维视角,看似自由的契刻,实则遵循着‘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自然法则。”他运转鉴构仪,让甲骨文的“刀笔韵致”与舰队的“绝对基因”在矩阵中交融,竟诞生出能兼容所有文明基因的“共生字符”。
当校准官的能量体触碰到这种新字符,其表面的光代码发生惊人嬗变:基因序列的棱角开始浮现甲骨文的刀刻弧度,二进制代码的间隔自动适配商代贞人的灼龟裂纹。“这是文明基因的共振。”陈轩指着矩阵中浮现的新图案——融合了甲骨文刻痕与齿轮模数的共生基因图,“就像匠人在甲骨裂纹处补刻新辞,宇宙的基因库需要学会与‘不完美’共生。”
校准官的能量体剧烈震荡,却在震荡中凝结出更复杂的结构:“五百年前,我们曾将某个文明的‘象形文字’判定为认知杂质,现在才明白……”他的光代码逐渐沉淀为甲骨文特有的朱砂色,“那不是杂质,是宇宙多样性的基因印记,就像甲骨文的刻痕,让单一基因链拥有了千万种表达。”
陈轩随校准官进入母舰核心,千米高的“绝对基因柱”表面流动着纯数学构成的完美序列。他取出从地球带来的青铜刻刀——刀柄融合了司母戊鼎青铜与反物质合金,刀刃浸着殷墟黄土的量子印记。当刀刃轻触基因柱,奇迹如甲骨契刻般扩散:
- 甲骨文的竖画在柱面蔓延,却每三道刻痕必与基因序列形成黄金分割;
- 中子星物质的能量注入刻痕,使每条缝隙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