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两三天,初稿交上去。
她知道审核通过,是从自个微博后台的粉丝私信那看见的。
接着老陈先见之明创立的超话帖子不断,正主开始营业,粉丝卯足劲跟上热度,各种宣传、呐喊、期待。
锦城热搜总榜第一
——文旅局新一年展馆建设最新进度。
文件中标明了一大串投资方,还有个别代表性设计图样,设计师介绍中周宁的姓名赫然在列。
难怪粉丝疯,太长脸了!
不出则已,一出手就是市政级别的博物馆项目!
周宁不知道别的设计师怎么样,总之她的粉丝粘性相当高,高的离谱。
两三个月没有任何露面和消息的情况下,一个下午,超话帖子多了两万条,粉丝活跃度不断上升。
她还奇怪,问老陈:“我一个设计师,既不能给她们拍综艺也没有影视剧,这么多人守着干嘛?”
老陈一副“这你就不懂了吧”的高深模样,讳莫如深道:“娱乐圈用什么吸引粉丝?用什么固粉?”
“作品?”
他摇摇头,说她想的太简单,话题聊到他的专业领域,他双腿叠起,掰手指科普:“起初一些人被正主的颜值吸引,属于颜粉,奠定了粉丝量基础。”
周宁靠那条短片,确实吸了一波粉丝。
“那之后呢?”
老陈猛地拍掌,前排助理小芝被声音引得回头看一眼,而他激动于周宁提到点子上的问题:“之后才是关键。粉丝有自己的共情体系,她们很清楚追星的意义是要从中找寻情绪价值,另一个角度也是自己对无法实现的华丽人生和梦想的寄托。”
“而现实生活中恰恰缺少这样的寄托,追星追星,不一定要是娱乐圈的明星,也可以是任何有某个吸引人特质的人,比如智慧、坚毅、大女主、清醒认知、傲气但不凌人等等等等。”
话拗口但不难理解。
就是说在一定粉丝基础上,正主能否留住人取决于ta的一些特质。
周宁懂了,侧脸看他问:“那我呢?”
volg里颜值短暂惊艳过后,粉丝为什么留到现在?
自那封文件发布之后,至今她微博的关注人数还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