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昌林老人的声音渐渐变得激昂起来,“政府开始在这里规划,土地被征用,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道路也四通八达,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是,那些山丘、江水、牛群,都渐渐消失在记忆中了。”
他的声音蕴含着淡淡的怀旧,但字句间流露出的,是顺应时代的坚韧。他接着说:“不过,变化也是好事。你看,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孩子们有了更好的教育,我们老年人也有了更多的娱乐活动。”
我看着杨昌林老人,他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他站起身,指着远处的高楼大厦,“这些,都是我们桂苑社区的骄傲。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虽然没有享受到太多的现代化便利,但我们见证了这一切,这就足够了。”
夕阳的余晖洒在杨昌林老人的身上,他的身影显得更加高大。我心中感慨万分,这个老人,他的一生,就像桂苑社区一样,经历了从荒芜到繁荣的蜕变。他的故事,如同桂苑社区变迁的生动画卷,也是无数像他这样的老人共同经历的岁月沧桑。
在桂苑社区居民委员会的办公室里,坐着一个略显佝偻的身影,那是沈学忠老师。他是一位退休的老教师,但他的眼神中依然闪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社区未来的期许。
“字老师,你来听听,我给你讲讲我那些年的故事。”沈老师微笑着,声音中带着一丝沙哑。
我坐在他面前,聆听这位老教师的故事。沈老师的故事,宛如一卷泛黄的老电影胶卷,一幕幕清晰地呈现在我的眼前。
“我年轻时,就在这桂苑小学教书。”沈老师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自豪,“那时候的教室,简陋得让人心疼。墙壁上糊着泛黄的报纸,窗户上的玻璃破了一块又一块,风吹进来,冷风飕飕的。”
他的手轻轻拂过墙上的一张照片,那是他年轻时在教室里的合影。我可以看到,照片中的孩子们穿着破旧的衣服,但他们的眼睛里却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那时候,孩子们的学习条件很艰苦,但他们都很努力。”沈老师回忆道,“我记得有一个叫小明的孩子,他家里很穷,每天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