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4)页
战连捷,先是一举击溃了陈友谅那等强敌,而后又相继剿灭了张士诚、方国珍等各方势力,成功实现了对南方地区的大一统。
    至此,明王您已然积累下了足够雄厚的实力以及威震四方的崇高声望,完全具备了称帝建国的条件与资格。”
    张无忌闻言,眉头微蹙,目光在刘伯温与李善长二人身上流转,似乎在权衡着他们话语中的分量。
    大殿之内,原本沸腾的士气似乎被这突如其来的提议按下了暂停键,众人皆屏息以待,气氛一时变得微妙而紧张。
    这时,朱元璋跨前一步,声音坚定而有力:“明王,末将以为,李先生与刘先生所言虽有其理,但眼下元贼未灭,百姓犹在水深火热之中,我等身为大明将士,当以国家大义为先,北伐之事刻不容缓。待驱逐鞑虏,收复失地,再议登基称帝之事,方显我大明之正统,亦不负百姓之期望。”
    徐达、常遇春、汤和等武将亦是纷纷附和,他们身着战甲,英姿勃发,言辞间尽显对大明的忠诚与对北伐的决心。
    大殿之上,武将们的声浪如潮水般涌动,誓要先灭元贼,再图大业。
    然而,文臣们亦不甘示弱。
    刘伯温轻摇羽扇,语带机锋:“诸位将军英勇无畏,令人敬佩,但兵法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明王若先登基称帝,则名正言顺,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此举不仅能凝聚人心,更能激发士气,使北伐之事事半功倍。”
    李善长亦补充道:“再者,称帝之后,我朝即可建立正式的官僚体系,明确职责,提高行政效率,为北伐提供坚实的后盾。同时,亦能借此机会,加强与各路起义军的联络,形成合力,共同抗击元贼。”
    一时间,大殿之内,文臣武将各抒己见,争锋相对,气氛热烈而紧张。
    张无忌端坐于高位,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着这突如其来的分歧背后所蕴含的深意。
    片刻之后,张无忌缓缓起身,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爱卿,本王心已决,北伐之事,关乎国家大义,百姓福祉,刻不容缓。
    然则,称帝之事亦非小事,需慎重考虑。
    本王意已决,先北伐,待收复失地,驱逐鞑虏之后,再议登基称帝之事。”
    
第(3/4)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都在看:人间即尸冢,我领尸潮伐天官婿美人香刘志中卢玉清赵嫣我在末世疯狂作死如意小农民综影视之杠上送子观音刘志中卢玉清赵嫣寒门崛起,开局收获四个宝藏小姨子穿书后,我顶替白莲花成了世子妃灵气修行者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