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现在的大量的钱财,还有大量的劳动力,从难度上来说,比第一次要轻松多了。
现在的望云堡,城池还未开始修建,只不过完成最起步的勘测阶段,好在织布厂已经顺利开工,现在已经有五六百台织机,日夜不停歇的在生产独家的“望云”牌宽布。
望云牌宽布,投入市场,基本就是属于降维打击型,再加上他物美价廉,无论投入哪里都能形成一片抢购的风潮,从某个方面来说,李俊业织布厂织出的每一匹布都等于直接的真金白银。
不,他开的不是织布厂,开的是印钞机。
目前五六台织机,每日不到两百匹的布,肯定是满足不了李俊业需求的,李俊业的目标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拥有两千台织机,每日能产六七百匹布,他的布日后不仅要卖往大明的每一处土地,还会卖往海外的每一处地方。
除去织布厂之外,李俊业这里还有冶铁厂,工具坊,木具坊,武器坊等大大小小工坊十几座,只不过与织布厂比起来,没那么赚钱罢了。
就这样按部就班的又过了十几天,一个惊人的消息传到了李俊业这里:登州所有五品以上武官,七品以上文官,悉数斩首。
现在的徐进业他们已经在被押往登州的路上,朝廷要在登州这个他们曾经守卫的地方,当得登州无数乡亲的面,将他们以这种屈辱式的方式斩首,也算是告慰了那些死于建奴屠刀下的登州百姓之灵。
虽然李俊业一直认为崇祯为人刻薄,但这次李俊业又觉得这些人死的也不算太冤,友军有难,不动如山,建奴烧杀四野,不敢放一矢,明曰收兵于城,是为了保卫登州城,其实上谁都知道,他们是为了避建奴的兵锋,龟缩在登州城内自保。
也有登州官员私下议论,当时徐进业当时面对建奴实在是悬殊太大,出城御敌,几乎会毫无悬念的全军覆没,建奴一样会蹂躏登州四野,只不过是徒增伤亡罢了。
但李俊业丝毫不这样认为,作为大明的军人,就该有不畏生死,勇往无前的气势,随时做好牺牲的准备,遇强敌则避锋,虽然能减少伤亡,但这些人已经失去了大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