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失势,一旦新储继位,那些曾经的绊脚石怕是都会被铲除。
哪怕是为了保住全家老小的性命,保长派也绝不会放任事态的发展。
只要老皇帝还在位,只要新储没有正式继位,局面就还可以有改变!
保长派和保嫡派的纷争在暗处胶着得更厉害。
老王上不是不知道,但这些戏码都是他经历过的,是皇家独一份的“乐趣”,反正怎么避都是避不开的,那就让他们斗吧,能斗赢的,兴许才是真正适合当王的。
最恶劣的一斗,应该就是北狄与西楚的战役。
尚云与楚承南的仗打得势均力敌,几十年以来耗费了北狄大量的银钱,老王上想速战速决,于是便倾注了举国之力,一举加大了战力,并且派出了尚杰前去助阵。
只是老王上没想到,尚杰一来,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推尚云去死,即便会让这次战役输得一败涂地,即使会让北狄陷入无法预估的情况,他也要推尚云去死。
只有尚云死了,他才能当上储君。
他想,哪怕北狄落魄了、萧条了,但只要北狄还在,他便能坐上王位,再建北狄,早晚都能东山再起。
北狄败了,败在了两位王子的内斗上;尚云死不见尸,北狄举国上下都为其哀悼。
当然,他们哀悼的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位嫡王子。更多的,是战败的北狄全盘土崩瓦解。国库里的钱根本无法承担一个国家的运转。
因为常年的战乱,北狄的路、北狄的房都比列国落后了几十年。
更不要说医疗、农业、牧业了。
就连北狄的男丁都成了稀有物。
老王上被气死,尚杰就在一片绝望中等待着良辰吉日被送上王座。
只要国还在,就必须要有个血统高贵的王。
以当时来看,只能是尚杰了。
尚杰一掌握实权,便增加了赋税。国家要运转,国库得有钱啊。
只是谁也没想到,尚云竟然没死,而是被楚承南扣回了西楚。
尚云想要杀回去,夺回属于他正牌储君的一切,只能借力于楚承南的兵马和钱银。两人的同盟关系也就此达成。
楚承南曾经答应过尚云,他的仇人